风能是大庆重要的能源。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已覆盖2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虑到放开的节奏和针对大用户直供的特点,不会因竞争引发恶性降价或抬价,必要单位价格波动是市场竞价自发的表现,否则就不是一个合理的公平竞争市场。
根据试点方案,上海市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组建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加快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两大方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试点改革是从区域范围内建立多买多卖的交易市场,亮点在于输配电和售电侧改革,现在还属于增量改革阶段,是个渐进的过程,具体试点效果还有待观察。两个管理办法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实行以注册制和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售电公司准入制度,不设置行政许可,将为规范售电侧市场主体准入、促进配售电业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日前下发复函,同意上海市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二是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
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将会为其他领域改革提供借鉴,尤其是如何放开竞争环节价格,确保垄断环节独立以及培育有效的区域市场方面提供参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试点改革是从区域范围内建立多买多卖的交易市场,亮点在于输配电和售电侧改革,现在还属于增量改革阶段,是个渐进的过程,具体试点效果还有待观察。由此,月度竞价电量协议延伸出多种合作模式,在此不一一细述。
拜访过后,还有各种电话跟进询问,不胜其扰。如果是年用电量800万千瓦时以下的中小企业,那么易电君建议你,抛开增值服务而言,年度购电协议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让利价差,综合对比一些售电公司报价方案,该出手时就出手。他说现在售电公司的业务员比卖保险还积极,前前后后已经有超过20家售电公司找过他,洽谈2017年度购电事项。就算假设真的放开,易电君大胆估算,也就是增加10%的机组进场。
煤价上涨,火电厂成本必然蹭蹭蹭上升。月度竞价结果不固定,价差高低浮动,同时存在不成交风险。
如果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进场,让利更多,也会优先签约大电量客户。所以呢,今天易电君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从用户角度出发,对待年度购电协议,该注意些什么?其一,我们要分清楚年度购电协议和月度集中竞价有什么区别?年度购电协议是以双边或三边自主协商为主,根据协商结果,按照固定值结算全年用电优惠价差同时,高新区10家电力大用户通过与售电公司签订长期协商优惠电量协议,共节约电费约420万元。次年5月,高新区成功申报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园区,区内企业不论用电量大小,均可与售电公司签订协议,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省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电力集中竞价。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售电公司为企业竞得电量34286万千瓦时,共节约电费1845万元。1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江西肇庆高新区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逐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已初见成效。其中,热力公司与园区内78家企业签订代理电力集中竞价协议,新奥能源公司与园区内24家企业签订代理电力集中竞价协议。至今,高新区共有5家售电公司与园区内105家企业签订代理电力集中竞价协议,占该区规模以上企业的66.88%。
2014年11月开始,高新区根据电力大用户准入条件,组织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向省经信委申报电力大用户资格,共有中亚铝业、宏旺金属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同时,高新区10家电力大用户通过与售电公司签订长期协商优惠电量协议,共节约电费约420万元。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售电公司为企业竞得电量34286万千瓦时,共节约电费1845万元。2014年11月开始,高新区根据电力大用户准入条件,组织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向省经信委申报电力大用户资格,共有中亚铝业、宏旺金属等10家企业成功申报。
1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江西肇庆高新区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逐步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完善市场交易机制,通过电力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已初见成效。次年5月,高新区成功申报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园区,区内企业不论用电量大小,均可与售电公司签订协议,由售电公司代理参与省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电力集中竞价。至今,高新区共有5家售电公司与园区内105家企业签订代理电力集中竞价协议,占该区规模以上企业的66.88%。其中,热力公司与园区内78家企业签订代理电力集中竞价协议,新奥能源公司与园区内24家企业签订代理电力集中竞价协议记者通过梳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组建方案发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跨区跨省电力市场的建设和运营,负责落实国家计划、地方政府协议,开展市场化跨区跨省交易,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消纳,逐步推进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融合,未来开展电力金融交易。交易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负责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产权交易所、环境(碳排放)交易所、大数据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其他市场、股权交易中心、保险交易所分别新增8家、7家、5家、4家、4家、3家和1家。据了解,目前全国有33家电力交易中心均已举行了揭牌仪式或者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唯有海南省还未成立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
其中,除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是国家级的,其余都是省级交易平台。文交所和金融资产交易所均新增11家。
新增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中,交易品种为能源化工或农副产品的均多达8家,综合性交易平台新增5家,金属、药材、海洋产品分别新增3家、2家和1家。据生意社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共有1570家,其中僵尸交易中心的数量可能过半,所谓僵尸交易中心指业务停滞或半停滞的交易中心。
广东、上海、福建自贸区由于政策上的有利条件,更是成为孕育交易平台的首选之地。北京更是成立了3个电力交易机构,分别是国家级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省级的首都电力交易中心和冀北电力交易中心。不难发现,除了北京及黑龙江,大多数新增交易平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除去僵尸交易中心,其他正常运营、开展金融服务的约有70家,占总量的10%。
由于前期交易所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且近年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国内投资者参与意愿逐渐增强,导致各类交易所遍地开花。负责市场主体注册和相应管理,披露和发布市场信息等。
同时也说明我国推进电改的决心。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史玉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下电改将放开售电侧,让用户选择售电商进行交易。
据了解,此次新电改将电力交易机构定位为相对独立,依规运行,要求将原来由电网企业承担的交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实现交易机构管理运营与各类市场主体相对独立。有业内人士表示,近阶段,电力交易中心成立相对比较密集,这说明无论是电网企业还是地方政府,都在推动电改进程不断深入。
从数量上看,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占明显优势,新增平台达26家。但是,近年来各地政府对于各类交易所的清整工作逐渐加码,各地针对交易所的准入门槛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因此今年年初以来,新建市场增速较此前明显放缓。广东省有2个交易机构,一个是国家级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一个是省级的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此外,引起记者注意的是,电力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期货日报记者从地域上梳理发现,前三季度新增的交易平台中,广东本土的交易平台多达11个,江苏有10个,上海达9个,落户在北京的为7个,扎根福建、山东、黑龙江地区的均为6家,江西地区新增5家。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各类交易平台98家。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建后已经开展了市场化跨区跨省交易,山东30家电力用户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824家企业通过交易平台达成交易电量90亿千瓦时,降低购电成本5.4亿元。此外,电力交易平台新增18家。
负责市场交易组织,提供结算依据和相关服务,汇总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自主签订的双边合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职责主要包括负责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落实国家指令性计划、地方政府间框架协议,为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提供服务,促进省间余缺调剂和清洁能源消纳,以及逐步推进全国范围的市场融合,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